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2年黑龙江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法宝引证码】CLI.14.5065561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2年黑龙江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黑农厅函〔2022〕480号)
各市(地)、县(市、区)农业农村局,龙江森工集团、伊春森工集团、北大荒农垦集团、省林草系统: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农业系统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全力推进我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厅制定了《2022年黑龙江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2022年4月8日
2022年4月8日
2022年黑龙江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总体思路和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精神,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农业系统工作会议总体部署和相关要求,立足“三全、三链”思路,以推进中药材生物产业发展为重点,以中药材基地建设为抓手,聚焦产业发展的难点和堵点问题,采取行政推动、规划引领、政策扶持、典型引带、绿色发展等举措,扩规模、优基地、育龙头、延链条、提品质、创品牌,努力把中药材产业培育成支撑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强县富民的朝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确保实现2022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400万亩以上,产量75万吨任务目标,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作重点
(一)加强中药材种业创新。一是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依托省道地野生药材种质资源研究中心、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中心,协同开展野生中药材种质资源和优质农家品种种质收集、保存、评价、筛选和扩繁,建立省级中药材种质资源数据库,构建种质资源信息系统。加强濒危珍稀中药材资源野生抚育和人工种植驯化技术研究,分六大区域建设种质资源原位保存圃和异位保存圃,为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二是建设高标准、高质量、规模化良种繁育基地。依据生态适宜性原则,优化区域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布局,以道地、特色中药材为重点,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国家级区域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省级综合性或单品种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加强特色或重点品种种子种苗繁育生产,提升优良种子(种苗)供应能力,保证优质种苗的自给自足。三是构建良种生产体系。依托科研院校(所)和优势产区、种植企业,结合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以刺五加、人参、五味子、板蓝根、防风、赤芍、紫苏、黄芪、白鲜皮、金莲花等道地和特色品种为重点,开展优质中药材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工作,创制出稳产性好、抗性强、品质优的道地或特色药材新品种。针对培育出的新品种或现有优质品种进行原良种繁育、种子包衣、种子种苗分级及绿色生产、种子加工储藏技术研究,完善种子种苗生产技术标准和规程,制定中药材种子种苗检验规程,构建一整套中药材原良种生产体系。
(二)推进中药材规范种植。一是突出重点发展品种。优化生产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围绕“一县一业、一乡一品”,逐级抓好重点品种。省级重点发展刺五加、人参、五味子、板蓝根、防风等5个道地特色品种。其中,刺五加以绥化市、七台河市、鸡西市、牡丹江市、龙江森工、伊春森工等区域为重点,人参以伊春市、鸡西市、庆安县、穆棱市等区域为重点,五味子以佳木斯市、伊春市、龙江森工、塔河县等区域为重点,板蓝根、防风以齐齐哈尔市、大庆市为重点,推行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建成“寒地龙药”特色大品种示范基地,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市县因地制宜抓好赤芍、柴胡、黄芪、苍术、白鲜皮、黄精、西洋参、平贝、紫苏、月见草、黄芩、金莲花等品种,推行规模化种植,建成道地药材单品种基地,打造具有全国市场份额的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