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印发《残联系统康复机构业务规范建设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
【法宝引证码】CLI.5.5127960
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印发《残联系统康复机构业务规范建设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残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残联:
残联系统康复机构是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的重要阵地和技术资源中心。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关心重视、各级残联组织积极努力下,全国残联系统康复机构建设不断加强,截至2021年底,全国残联系统已建成康复机构2554家,为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四五”时期,残疾人康复工作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十四五”残疾人康复服务实施方案》提出“完善标准、规范,组织开展评估,推动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贯彻全面康复理念,完善服务功能,提升规范建设和服务水平”。为指导各地做好康复机构业务规范建设评估,引导、带动全国残联系统康复机构加强业务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残联组织编制了《残联系统康复机构业务规范建设评估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中国残联办公厅
2022年6月15日
2022年6月15日
残联系统康复机构业务规范建设评估指南(试行)
为做好残联系统康复机构业务规范建设评估,根据《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十四五”残疾人康复服务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制定本指南。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提升残疾康复服务质量、促进残疾人全面康复为导向,建立健全康复机构业务规范建设评估体系和机制,引导、带动残联系统康复机构树立科学康复理念,加强业务规范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发展方向。坚持公益属性和服务残疾人方向,树立科学评价导向,推动构建全面康复业务体系,促进完善业务布局、充实服务内涵,全面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和质量。
2.坚持以残疾人为本。尊重残疾人主体地位,努力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注重全面改善残疾人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状况,鼓励、支持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主动参与康复服务全过程。
3.坚持科学评估。坚持结果评估与过程评估、硬件评估与内涵评估、自我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统一,合理确定评估内容、方式,避免重硬件轻内涵、重他评轻自评的现象。
4.坚持以评促建。注重分类指导,发挥评估的引导、诊断、激励等功能,引导康复机构加强专业服务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实现安全、优质发展。 评估内容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综合管理、服务能力、服务提供、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责任等5个方面,共16项关键指标和40个评估要点。
(一)综合管理。包括党建工作、发展理念、规范执业、风险防控等4项关键指标,旨在促进康复机构坚持正确发展方向,强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树立全面康复理念,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制度建设、安全保障,统筹安全与发展,落实好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的根本任务。
(二)服务能力。包括设施设备、人员配备、信息